当有人说"第五人格画风好难看"时,他们到底在吐槽什么?
凌晨三点半,我又在游戏论坛刷到这条高频吐槽。泡面汤在键盘旁边冒着热气,屏幕蓝光打在眼镜片上——这场景像极了《第五人格》里破败医院的监控室。突然就想认真聊聊这个被骂了六年的画风争议。
一、那些直戳眼球的"丑"元素
必须承认,《第五人格》的美术确实在故意挑战舒适区。去年网易公开的开发者访谈里,主美提到他们刻意保留了早期测试版的"不适感":
- 扭曲的人体比例:监管者平均身高2.3米,求生者却像被压扁的易拉罐
- 脏兮兮的色块堆积:校服裙摆的污渍用了5层渐变,比现实油渍还逼真
- 违反透视原理的建筑结构:疯人院楼梯间永远对不上的转角
这种处理方式在2018年手游市场堪称行为艺术。当时流行的是《阴阳师》式的唯美和《王者荣耀》的炫彩,突然冒出个把克苏鲁元素和民国漫画揉在一起的怪胎,活像在甜品店端出毛血旺。
二、藏在争议背后的设计逻辑
视觉元素 | 设计意图 | 玩家反馈 |
青灰色主色调 | 营造维多利亚时期雾都压抑感 | 33%玩家认为"像发霉的滤镜" |
突然的镜头拉伸 | 增强追逐战的眩晕感 | 导致12%玩家产生3D眩晕 |
我在游戏公司当原画师的朋友透露,他们内部管这个叫"焦虑美学"。比如红教堂地图,故意把彩窗反射光做得像干涸的血迹,这种细节在手机小屏幕上会变成模糊的色块——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还原了人类噩梦的质感。
三、画风劝退VS真香定律的拉锯战
翻看TapTap历年评论会发现个有趣现象:每个新角色上线时必定爆发画风争议,但三个月后该角色往往会变成同人圈顶流。
- 2019年"红蝶"被骂像纸扎人,现在却是COS圈常青树
- 2021年"小女孩"被吐槽头身比失调,后来成了二创流量密码
- 今年新监管者"隐士"的机械触须,最初被嘲"像泡发的紫菜"
这种真香循环甚至催生了独特的社区文化。在Lofter上,"第五人格丑萌"tag下的作品超过14万件,有人专门收集游戏里最阴间的皮肤设计——比如那个长满眼球的"星空预言家",在闲鱼二手价反而比限定金皮还高。
四、当我们在说画风时,实际在说什么
凌晨四点十七分,泡面汤凝了层油膜。突然想起心理学教授李松蔚在《非对称风险》里提到的观点:人们对视觉风格的排斥,往往是对潜在文化冲突的本能防御。
《第五人格》的诡异感不只来自画面本身,更源于它把哥特、蒸汽朋克、昭和怪谈这些本不该同框的元素暴力焊接。就像第一次喝豆汁儿的外地人,生理性反胃可能只是因为大脑在抗议:"这不该存在于我的认知框架里!"
窗外的早班车开始发车,显示屏右下角弹出队友邀请。突然觉得这游戏就像我写稿时乱糟糟的桌面——咖啡渍盖着铅笔稿,橡皮屑混着烟灰,但莫名有种活着的气息。或许那些骂画风丑的人,某天深夜突然get到某个角色的诡异魅力时,也会像我此刻一样,对着屏幕笑骂一句:"靠,这丑东西还挺带劲。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