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路过商场,看到一群年轻人围在露天舞台前排队领周边,忍不住凑过去问工作人员:“你们这活动怎么做到让这么多人知道的?”对方神秘一笑:“这年头搞线下活动,早就不靠发传单啦。”
一、把手机变成你的扩音器
上个月某音乐节在朋友圈刷屏的秘密,藏在他们的“三波次脉冲式推送”里。第一天放出模糊的艺人剪影,第二天开启“盲鸟票”限时抢购,第三天正式官宣——这套组合拳让活动资讯像病毒般扩散。
- 提前15天建立活动专属话题页
- 制作可生成的电子邀请函(含GPS导航功能)
- 设置阶梯式早鸟票奖励机制
传统地推 | 移动端营销 |
单日触达300人 | 首小时曝光破万 |
物料成本0.8元/人 | 数字投放0.2元/触达 |
二、让城市地标开口说话
还记得去年跨年夜那个会发朋友圈的LED大屏吗?参与者只要在指定区域摇手机,就能在大屏上实时显示祝福语。这种“物理+数字”的融合玩法,让活动现场本身成为传播素材。
三、把陌生人变成推广员
某市集活动做过实验:让摊主在收款码旁放置活动二维码,顾客扫码预约下次活动可获5元优惠。结果二次传播转化率提升37%,摊主们自发在顾客群转发活动信息。
四、给每个参与者定制记忆
儿童剧《海底总动员》的入场手环暗藏玄机——家长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孩子与演员的AI合成合影。这些带着温度的数字资产,往往比活动本身传播得更远。
常规纪念品 | 数字纪念品 |
留存率42% | 社交传播率68% |
制作周期5天 | 即时生成 |
五、让数据帮你做预判
某电竞嘉年华在选址时,通过运营商人流热力图发现:周末下午三点,商场东侧咖啡区聚集着大量戴耳机的年轻人。这个洞察直接决定了体验区的布置方位,最终该区域互动量是其他区域的2.3倍。
傍晚路过小区快递柜,看见显示屏正在轮播周末烘焙活动的预告。扫码预约还能用积分兑换奶油裱花体验,突然明白那个工作人员笑容里的底气——好的活动推广,就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恰到好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