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群同城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交圈
如何通过群同城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交圈?
上周六在咖啡店偶遇老同学小林,她抱着笔记本在整理活动名单。原来她通过烘焙兴趣群认识了一群本地宝妈,现在不仅每周组织亲子活动,还成了社区里的"人气王"。这让我想起三年前刚搬来这座城市时,自己连邻居都不认识的窘境。
一、为什么选择同城群活动?
记得第一次参加羽毛球群活动,手抖得连拍子都握不稳。但坚持三个月后,不仅瘦了五斤,还认识了现在合作开店的合伙人王哥。根据艾瑞咨询2023年的数据,72%的城市青年通过兴趣社群拓展了人脉。
社交方式 | 信任度 | 话题持续性 |
---|---|---|
线上社交软件 | 38% | 平均3.2天 |
同城群活动 | 67% | 持续2.8个月 |
1.1 天然的话题破冰器
上周读书会新来的姑娘小美,因为我们都喜欢东野圭吾,活动结束后顺路聊着去地铁站的十分钟,就约好了下个月一起看话剧。这种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的相识,比生硬搭讪自然太多。
二、选对群的三个黄金法则
表姐去年加入的"宝妈育儿群"后来变成了微商广告群,气得她连夜退群。选群就像挑西瓜,得掌握诀窍:
- 看群主背景:机关单位工会组织的登山群,比个人随便拉的群靠谱
- 观察发言质量:优质群里常能看到活动实拍图和小视频
- 问清楚规则:正规群会有活动免责声明和费用明细
2.1 新手避坑指南
刚入职的小张参加过要交500押金的英语角,结果场地就是群主家客厅。建议优先选择商场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展的活动,这类信息在本地政务公众号常能查到。
三、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蜕变
同事老周的故事特别励志。他最初只是在骑行群帮忙拍合照,后来主动提议制作活动纪念册,现在已经成为市自行车协会的专职干事。记住这三点:
- 带包纸巾和创可贴(关键时刻超加分)
- 活动后主动整理照片发群相册
- 记住三个人的特征(比如"穿蓝色冲锋衣的李哥")
3.1 制造记忆点的小心机
朋友莉莉每次活动都带自制小饼干,现在大家都叫她"曲奇姐姐"。其实成本不到20块,却让她半年内微信好友从200涨到1500。
四、维护关系的润喉糖
别学我同事大明,上次在摄影群认识个导演,结果三个月不联系,等想推荐自家产品时,对方已经忘了他是谁。这里分享我的私房秘籍:
- 活动后三天内私聊回忆细节("你拍的晚霞原图能发我吗?")
- 重大节日发定制祝福(避开群发感)
- 两个月约次1v1咖啡
窗外飘来桂花香,楼下的广场舞音乐又响起来了。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读书会邀请,顺手把活动信息转给了新来的实习生。也许下个月公司团建,可以考虑和骑行群搞联谊呢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