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商家如何通过活动提升订单量和销售额
外卖商家如何用活动撬动订单和销售额
街角王记麻辣烫的老板娘最近愁得直跺脚,看着平台上越来越少的订单量,她连着三天往自家酸辣汤里多加了半勺醋——这事儿整的,生意不好连调料都掌握不准了。其实只要用好活动策略,很多外卖店都能起死回生。咱们今天就聊聊那些让订单翻倍的实战招数。
一、别急着砸钱做活动
新手常犯的错就是盲目模仿大牌搞五折促销,结果订单没见涨,利润倒赔光。先看组真实数据:
活动类型 | 参与率 | 单均提升 | 成本占比 |
全场5折 | 28% | +15元 | 42% |
满50减15 | 43% | +28元 | 24% |
赠品营销 | 62% | +19元 | 18% |
1.1 满减设计的门道
某饺子馆做过测试:把满30减5改成满45减12,客单价直接从32元蹦到48元。秘诀在于门槛设置要比平均客单价高20%-30%,优惠力度得有肉疼感——让顾客觉得不凑单就吃亏。
1.2 赠品怎么送不亏本
大学城有家奶茶店,推出买三杯送定制手机支架的活动。成本3毛钱的支架,让三人拼单率暴涨80%。记住:赠品要符合三个特征:
- 实用性强但成本低(比如湿巾、发圈)
- 能引发社交传播(定制表情包包装)
- 与主产品形成场景关联(卖炸鸡送手套)
二、让活动自己会说话
顾客可能早就看腻了"限时优惠"这种老套路。试试这些新鲜玩法:
2.1 游戏化营销
成都某冒菜店在详情页加了扭蛋小游戏,顾客下单后能抽奖。数据显示,参与游戏的顾客45%会当场加购,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2.3倍。
2.2 时令限定玩法
参考日本便利店的做法:夏天推凉爽套餐(凉面+冰镇酸梅汤),冬天出暖心组合(汤面+暖宝宝)。某便当店用这招,季节单品销售额占比从12%涨到37%。
时段 | 常规套餐销量 | 主题套餐销量 |
午高峰 | 120单/小时 | 89单/小时 |
下午茶 | 18单/小时 | 63单/小时 |
夜宵 | 45单/小时 | 102单/小时 |
三、数据比直觉更靠谱
海淀区有家烤鱼店,通过分析订单数据发现:单人顾客占比68%,于是推出半条烤鱼套餐,单月销量直接破万。这几个数据指标要常看:
- 爆款产品的点击转化率
- 活动页面的跳出率
- 优惠券核销时间分布
3.1 动态调整活动力度
杭州某轻食店开发了智能调价系统,雨天自动触发满减加码,恶劣天气订单反增23%。他们家的活动日历长这样:
- 周一:免配送费日
- 周三:会员双倍积分
- 周五:下单抽霸王餐
四、让顾客养成消费习惯
朝阳区有家粥铺搞了个连续签到领红包的活动,第七天红包金额刚好够买招牌海鲜粥。三个月后,周复购率稳定在71%。好的活动应该像连续剧,让顾客惦记着"下一集"。
4.1 搭建会员成长体系
参考星享卡模式:消费满200升银卡,送专属优惠券。某米粉店用这套体系,三个月内会员消费频次提高1.8次/月。
会员等级 | 消费门槛 | 专属权益 |
新客 | 首单立减8元 | 无 |
铁粉 | 累计消费200元 | 每月3张5元券 |
达人 | 累计消费800元 | 新品试吃权 |
五、活动之外的功夫
西二旗有家做黄焖鸡的老板,在每份外卖里塞手写纸条:"今天下雨,记得加件外套"。结果店铺长期霸榜区域前三,这事儿告诉我们:温度比技巧更重要。
5.1 打造社群仪式感
某沙拉店在粉丝群搞周五晒单抽奖,参与者能获得下周的神秘新品试吃权。现在他们家的微信群,每到周五下午就下起红包雨。
5.2 跨界资源置换
跟隔壁奶茶店合作:买炸鸡送奶茶5折券,双方客源共享。数据显示,这种合作能让新客获取成本降低64%。
最后说个真事儿:通州有对夫妻经营的小面馆,靠着下雨天送姜茶包的巧思,硬是在五大连锁品牌的包围中杀出血路。现在每天中午,他们家外卖柜前总堆着黄澄澄的姜茶包装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