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世界说别人的坏话
当我们在谈论《迷你世界》时 到底在争论什么
凌晨2点17分,我第3次刷到"《迷你世界》抄袭"的帖子。泡面汤在键盘旁边冒着热气,我突然意识到——这场持续5年的争论,早就不只是法律问题了。
那些年甩来甩去的"实锤"
2017年网易某次发布会上,工作人员当着媒体面把两台设备摆在一起:"《迷你世界》的树木砍伐特效,和我们《我的世界》的粒子运动轨迹完全一致。"现场快门声此起彼伏,这段对比视频至今还在B站挂着280万播放量。
- 2016年:网友发现沙漠神殿的机关触发逻辑雷同
- 2018年:瑞典Mojang工作室发出律师函
- 2020年:深圳中院判决赔偿2100万元
但有意思的是,判决书里写着"部分元素构成侵权",这个"部分"到底指哪些?我在裁判文书网泡了两晚,发现法官其实留了活口——红石电路算侵权,但整个合成系统不算。
玩家社区的"罗生门"
去年暑假我在郑州网吧见过两个初中生:一个在《我的世界》造中世纪城堡,另一个用《迷你世界》做自动贩卖机。俩人键盘都快敲出火星子了,临走前却凑在一起讨论"怎么用命令方块实现连锁挖掘"。
争议点 | MC玩家观点 | 迷你玩家反驳 |
画风 | "低龄化贴图" | "更适合手机端显示" |
社交系统 | "诱导小学生充值" | "师徒系统有温度" |
最魔幻的是2021年"光影材质包事件",某个MOD作者把《我的世界》资源包移植到《迷你世界》,结果两边论坛都炸了——这边骂"小偷",那边说"技术共享"。
开发者们的沉默博弈
认识个做独立游戏的老哥,他酒后说过段大实话:"你知道为什么《迷你世界》能不断更新吗?他们有个50人的本土化魔改团队,专门把国外模组的核心机制拆解重组。"这话让我想起《中国游戏产业报告》里的数据——沙盒游戏用户中,7-14岁占比63%。
凌晨4点,泡面汤早就凉了。翻着Steam上《TerraTech》的评论区,突然看到条中文留言:"要是《迷你世界》的物理引擎能这么真实就好了..."后面跟着三个流泪表情。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玩家心声吧——我们想要的,从来都只是更好的游戏体验而已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