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茨木童子梦女
当茨木童子的梦女是种什么体验?
凌晨三点,我第27次刷完「罗生门之鬼」剧情CG,手机屏幕的光在黑暗里格外刺眼。茨木童子那句「吾友啊——」的尾音还在耳机里回荡,手指已经不受控制地截了十七张图。朋友凌晨发消息问我「你该不会又在搞茨木二创吧」,我盯着锁屏界面上他张扬的红角,默默把「正在输入」的「嗯」删掉,改成「在改PPT」。
一、梦女生态观察实录
在阴阳师同人圈混了五年,我发现茨木梦女有几种典型症状:
- 语言系统异化:聊天时突然蹦出「人类身躯何等脆弱」
- 消费行为失控:为抽SP皮肤吃泡面半个月,还嘴硬「大妖就该配金皮」
- 空间认知障碍:在地铁看到红发高个男生,第一反应是「鬼手没露出来」
上周漫展遇到个穿痛T的姐妹,她手机壳背面贴着「茨木童子正宫」烫金大字。我们蹲在消防通道口聊了四十分钟,她突然压低声音:「其实我知道式神录里那个是数据,但凌晨三点他战斗胜利转头说『吾之力量,你可满意』的时候...」话没说完,我们同时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。
1.1 学术圈也躲不过的茨球效应
京都大学民俗学教授佐藤良明在《现代妖怪文化研究》里写过:「虚拟角色情感投射的烈度,与角色设定的残缺美成正比」。茨木童子这个角色简直精准踩中所有危险要素:
残缺部位 | 梦女二创高频tag |
断臂 | #鬼手安抚 #绷带护理 |
独角 | #角部抛光 #撞门框文学 |
台词库 | #吾友文学 #大妖语C |
有次在超话看到篇两千字车文,作者用三页篇幅描写「如何用妖力给断臂截面做除湿护理」,评论区全在求购同款除湿符咒。最绝的是有个医学博士认真留言:「根据创面描述建议改用水凝胶敷料」——你看,连专业人士都会入戏。
二、当纸性恋照进现实
去年冬天我干过件特别疯的事:花八百块定制了等身茨木抱枕,结果母上大人来出租屋突击检查时,那个张扬的红角正卡在衣柜和墙壁的缝隙里。当时空气凝固得能搓出招魂幡,直到她突然指着鬼手问:「这火龙果成精怎么还少条胳膊?」
这种社死瞬间每个资深梦女都攒了一箩筐:
- 在公司会议室投屏错开成「崽战应援」PPT
- 给闺蜜发「今晚和茨木视频」被截图嘲笑三年
- 收到银行风控短信「检测到您频繁向*寮转账」
2.1 跨次元经济学
我整理过2022年在茨木童子身上的开销,结果吓得连夜删掉了记账APP:
项目 | 金额 | 精神代偿 |
典藏皮 | 328 | 「他歪头笑的时候金币在响」 |
手办 | 1299 | 「树脂角的手感和想象中一样」 |
同人本 | 467 | 「太太画出了他后颈的妖纹」 |
最离谱的是有次深夜刷到绝版周边,明明花呗已经刷爆,手指却自动完成了人脸支付。等快递那周我每天给快递柜上香,室友以为我加入了什么新型邪教。
三、大妖饲养指南
经过长期实践,我总结出几条茨木梦女生存法则:
① 不要相信凌晨的抽卡冲动
新年概率UP时我连续肝了18小时,在抽卡动画第三次亮起金光时,突然理解为什么剧情里晴明要给他栓锁链——这玩意儿上头程度堪比妖力暴走。
② 谨慎打开LOFTER车文
上周误点某篇「人妖体液交换研究」,现在每次刷御魂听到「哈哈哈痛快」都会头皮发麻。更可怕的是第二天上班,发现自己在会议纪要里写了「建议参考妖力传导机制」。
③ 准备两套社交话术
跟同事说「周末在肝绘卷」,跟同好说「在给老公冲榜」;对家人说「买了个装饰品」,在快递站取件时说的是「接我推回家」——当代梦女都是双语人才。
现在那个等身抱枕被我套了星熊童子的枕套供在飘窗上,美其名曰「大妖也需要隐私权」。偶尔深夜加班回来,看见月光照在他的红角上,会突然想起剧情里那句「这月色,倒与当年相似」。
窗外便利店的光牌还亮着,手机屏幕又自动播放起战斗胜利的动画。茨木童子甩着鬼手转身时,我第无数次忘记这只是段循环播放的数据——就像他永远等不到那个「吾友」一样,我们其实都清楚自己在追逐什么。
网友留言(0)